技术文章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技术文章 >塔式脱氧设备真空与膜分离技术的“气体驱逐战”

塔式脱氧设备真空与膜分离技术的“气体驱逐战”

更新时间:2025-11-23   点击次数:4次
  在工业生产中,溶解氧是腐蚀管道、降低金属置换效率的“隐形杀手”。塔式脱氧设备通过真空抽吸与膜分离技术,将液体中的溶解氧浓度降至较低水平,成为化工、选矿、食品加工等领域的核心装备。其工作原理可拆解为三大技术路径。
 

 

  一、真空脱氧:负压环境下的“气体逃逸”
  真空脱氧塔通过真空泵在塔内形成负压环境,使溶解氧的分压骤降。以氰化法选矿为例,贵液从塔顶喷淋而下,在填料层形成液膜。当真空度维持在0.09-0.096Mpa时,溶解氧遵循亨利定律从液相向气相转移,经顶部排气管道排出。油田注水领域则通过双层填料区设计,进一步优化气液分离效率。
  二、冷法脱氧:二氧化碳“赶氧”的物理置换
  冷法塔式脱氧系统采用二氧化碳作为载气,通过金属网状构造物将液体分散为多路细流。以啤酒酿造为例,6米高的脱氧塔内,水流经顶部喷淋器形成液膜,与逆向流动的CO2充分接触。根据亨利定律,氧气分压被强制降低,促使溶解氧从液相逸出。该系统可同步实现“除氧+碳酸化”,使脱氧水残余氧浓度低于10ppb,同时赋予啤酒细腻气泡。
  三、膜分离脱氧:纳米孔隙的“分子筛效应”
  膜分离技术通过中空纤维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实现气液分离。当液体流经膜组件时,溶解氧在压力差驱动下扩散至膜另一侧,而水分子被截留。相比传统真空塔,膜组件占地面积减少70%,且无需化学药剂,但需定期反冲洗防止膜污染。
  从选矿贵液到电子级超纯水,塔式脱氧设备通过精准控制气体分压与分子运动,持续刷新液体脱氧的效率极限。随着膜材料与真空技术的迭代,这场“气体驱逐战”正向更高效、更环保的方向演进。